|
|智能客服|![]() |
摘要:当前房地产政策已步入关键的深水区,后续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事件:
7月10日(周四),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幅为0.48%,盘中续创年内新高;深证成指涨幅为0.47%;创业板指涨幅为0.22%,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4941.7亿元。
从行业板块上来看,今日地产产业链集体爆发。截至收盘,申万一级行业房地产指数(801180.SI)、建筑装饰指数(801720.SI)、建筑材料指数(801710.SI)、分别上涨3.19%、1.05%、0.96%,均位居涨幅榜前10。
G+解读:
近期,房地产市场政策面暖风频吹,多地积极响应,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带动地产产业链出现异动。政策端来看,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表示,以“两重”“两新”资金为抓手,加大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投入。以新型城镇化为例,加大在这一重点领域的投入,能够直接拉动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从土地开发、建筑施工到房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有望从中受益。
另外,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优化住房消费新供给,如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等。这些政策有助于刺激住房消费需求,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活力。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赴广东、浙江调研,强调要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加快建设“好房子”,推动市场止跌回稳。这也让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积极的预期。
从市场数据表现分析,房地产市场销售数据同比降幅收窄。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5亿方,同比-2.9%;销售金额3.4万亿元,同比-3.8%,整体数据窄幅波动。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前期系列政策的持续影响,整体市场量能仍处于低位水平。房价方面,自2024年9月以来同比跌幅也出现边际收窄。从历史经验看全国层面房价的企稳,高度依赖于市场量能的企稳与复苏,就现阶段而言,尚难以判定房价已真正止跌。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部分城市新规产品入市,逐步在改善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重新夺回市场定价权。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市场压力。
国盛证券指出,当前房地产政策已步入关键的深水区,后续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地产作为早周期指标,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性作用。配置地产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配置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拿地和销售表现突出的企业,仍主要集中于头部国央企以及少数混合所有制与民营企业。在“好房子”的政策导向下,品质房企凭借自身优势,将更具市场竞争力。此外,需求侧的拆迁政策、供给侧的收储举措以及闲置土地处置等相关政策正在稳步推进,预计一二线城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为受益。
在当前科技、新能源等热门赛道震荡的背景下,地产产业链因其在“稳增长”方面的核心地位,成为资金寻求防御的选择之一。另一方面,如出现量价超预期下行、融资资金趋紧、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等,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投资者仍需保持警惕。
相关产品
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
A类:160218、C类:015042
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成立于2021.01.01,自成立以来-2024年增长率/业绩基准(%):-7.07/-12.84,-9.56/-12.73,-22.14/-24.50,3.11/2.23。业绩比较基准: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自2013年2月6日成立。自2021年1月1日起房地产A份额和房地产B份额终止上市,《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自2022年2月16日起,国泰国证房地产行业指数新增C类基金份额。吴中昊自2022年12月30日起管理本基金至今。本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理论上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风险提示:指数/板块短期涨跌幅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依据。提及的国泰消费优选股票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产品。提及的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理论上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该产品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投资人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投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基金定投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基金定投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的固有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