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

资讯中心

资讯
首页 > 资讯

国泰基金:美联储年内首次加息大约会在夏季

来源:网易财经

        在多位美联储官员相继发表鹰派言论(Dudley 5/20, Williams 5/24, Bullard 5/26, Powell 5/26)后,上周五耶伦在哈佛的讲话备受关注,甚至颇有一锤定音的意味。

  市场原先期待耶伦会像以往一样抛出鸽派言论以求均衡,但耶伦出乎市场意料地表达了略偏鹰派的观点:如果美国经济持续好转,劳动力市场继续改善,那么未来数月内渐进加息是合适的("……it would be appropriate for the Fed to gradually and cautiously increase rates over time and probably in the coming months"),这一表达和2015年10月份会议声明中“将在下次会议上评估加息的可能性”类似,令2016年中期加息预期再度升温。同时市场也纷纷猜测,耶伦口中的”the coming months“究竟指的是6月、7月还是9月?

  梳理一下从现在到年末美联储的会议安排:6月14-15日(含新闻发布会),7月26-27日,9月20-21日(含新闻发布会),11月1-2日,12月13-14日(含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们认为9月和11月的两次加息时点可以排除,因临近美国总统大选,美联储行动将十分谨慎。

  1980大选年的紧缩周期造成了美国经济衰退,失业率攀升,直接导致了卡特总统的连任失利。从那以来的5轮加息周期中(1983、1988、1994、1999、2004)有4次处在选举周期,且这些加息都在选举日之前停止。料想在这次全球经济疲软、美国通胀压力不大的背景下,美联储不会在大选前贸然加息。

  其次,目前联邦利率期货隐含的7月加息概率几乎是6月的两倍,但我们认为市场或许低估了联储提前采取行动的可能。虽然6月议息会议后紧接着就是英国退欧公投(6/22),后者可能成为近期内的政治“黑天鹅事件事件”,但鉴于美联储一向在货币政策制定上的“内视性”原则,我们并不认为美国以外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不确定性可以左右其货币政策。

  4月的鹰派会议声明就充分表明了美联储已经从“呵护市场风险偏好”重回原先的“数据依赖”路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4、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都出现了为期一年的“小周期”:一季度经济增速会走低,而二季度增速会大幅反弹。我们预计这一模式也将在今年再现,因此二季度或成为联储最有底气加息的时段。

  从已公布的4月经济数据来看,不管是通胀、消费、工业还是房地产数据都出现了大幅走高,劳动力市场首次失业申领人数也在超预期下滑。根据亚特兰大联储的模型预测,美国二季度GDP增速将从一季度的0.8%大幅回升至2.5%。此外,6月议息会议相比7月更“正式”,因会后随即会召开耶伦的季度新闻发布会,和市场的沟通相对更及时,因此也是联储宣布货币政策变更的更合适时点。

  当然,美联储最终是否会在6月这个“时间窗口”采取行动还高度依赖于本周将发布的经济数据,尤其是5月非农数据(6/3发布,目前彭博预期非农新增就业16万,失业率4.9%,时薪环比增速0.2%)。退一步讲,即使美联储因数据欠佳或顾虑退欧公投推迟6月加息,其会后声明也很可能释放一定的鹰派讯息,有助于进一步推升7月加息预期,美元年内走强的大逻辑仍然成立。

  因此我们重申之前的判断:美联储年内加息1-2次,最大概率加息时点是6月和12月,全年来看加息对全球资产价格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今年3季度;从现在到6、7月的这段时间,美元或迎来一波强劲反弹,值得参与;从下半年到年底美元将维持震荡上行态势。


  风险提示: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