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

资讯中心

资讯
首页 > 资讯

国泰基金“泰周刊”<第45期>

来源:国泰基金

image003.jpg

上周市场回顾(2016.12.05-2016.12.09)

· 市场回顾

      上周上证指数收于 3232.88 点,下跌 0.34%;深证综指收于 2070.01 点,下跌 0.69%;沪深 300 指数收于 3493.70点,下跌 1.00%;两市股票累计成交 2.31 亿元,日均成交量较上周下跌 4.86%。

·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表现最好的板块依次为银行、商贸零售、钢铁,表现最差的依次是建筑、房地产、传媒;过去 4 周涨幅最大的依次是银行、家电、石油石化,表现最差的依次是煤炭、有色金属、计算机。


                                    图1:行业涨幅比较图(按中信一级行业分类)

image010.png

数据来源:Wind

国泰旗下产品业绩回顾

·  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杨飞管理的国泰估值优势 (160212)、 国泰中小盘成长 (160211)和 国泰金龙行业(020003),以及 申坤管理的国泰成长优选( 020026) 最近 1 年的业绩在 482 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位列同类前 5%;周伟锋管理的国泰金鹰增长 (020001) 和国泰价值经典 (160215) 在 482 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 20%;彭凌志管理的国泰互联网+ (001542)和 申坤管理的国泰金鑫 (519606)今年以来的业绩 在 147 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 25%;程洲管理的国泰聚信价值 (A 类000362,C 类000363)今年以来的业绩在 757 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位列同类前 5%;

· 固定收益类基金方面,国泰信用互利分级债券 (160217) 今年以来的业绩在 170 只一级债基中排名前10,国泰双利债券(A 类 020019,C 类 020020) 在 269 只二级债基位列同类前 10;

· 指数基金方面,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分级基金 (160222) 最近一年的业绩在 384 只被动指数型基金中排名同类前 10 , 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分级 (160221)和 国泰上证 180 金融ETF(510230)及联接基金 (020021) 排名同类前 20%;

· QDII 基金方面,国泰纳斯达克 100 (QDII,代码:160213) 最近 1 年业绩在 72 只 QDII 股票型基金中排名 35%;国泰境外高收益债 (QDII,代码:000103) 今年以来的业绩在 17 只 QDII 债券型基金中排名第 1。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6-12-09; 

       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未来A股市场展望

      上周五 12 月政治局会议召开,政策脉络仍然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在对明年的工作安排上,具体提到 6 点:(1)三去一降一补要取得实质性进展;(2)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3)房地产要研究长效机制;(4)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5)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6)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经济层面,目前供需高频数据都在显弱,只有价格在涨。供给端发电耗煤增速下滑,11 月是 9%,12 月至今是 3.4%;高炉开工率继续下滑。需求端,商品房销售 12 月第一周同比-17.3%。12 月份 CPI 预计会因基数原因有所回调,1 月份可能因为春节效应摸高 3%,PPI 因为低基数继续上涨,通胀是未来半年的主要逻辑。名义 GDP 或者企业盈利高点会因价格上涨而提前出线,时间预计是在今年年报或者明年一季报。资金面情况仍然偏紧,即使央行采取了 MLF 操作,但是债券资金面仍然偏紧,尽管股市对利率上行的反映滞后,相关影响暂未显现,但投资者也应该警惕资金面偏紧传导到股市所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投资者短期可以关注类滞胀环境下的涨价板块(养殖饲料等、化工部分品种)和消费类板块(食品饮料、医药)。从中长期的角度,我们仍看好行业景气度上升、估值与业绩相匹配的行业板块。

未来债券市场展望

        上周资金面整体呈现宽松状态。银行间隔夜回购较 2 日下行 8.16BP 至 2.2445%,7 天回购下行 16.67BP 至 2.5680%。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了 4000 亿逆回购操作,逆回购到期 9350 亿元,MLF 操作投放 3390 亿元,MLF 回笼 115 亿元,所以上周央行净回笼 2075 亿元。二级收益率方面,短端受资金面影响收益率有所上行,1 年期国开债上行 19.08BP 至 2.97%,长端受宏观经济影响有所上行,10 年期国开上行约 9.23BP 至 3.45%。

       从目前的市场情绪来看,脆弱但不非常悲观,利率债收益率和利率互换利率创年内新高,负面情绪逐步释放。短期来看,随着年末临近,MPA 考核下加剧资金面结构性紧张,市场对年末资金面较为警惕。中采 PMI 新高预示经济短期向好,通胀仍小幅回升,监管去杠杆预期加强,以及美元大概率再度加息,市场恐慌情绪短期难以消散,对利率下行形成制约。中长期来看,对债市不悲观。随着年内债市的调整,也为明年孕育了机会。经济基本面下有底,继续维持 L 型可能性较大。房地产销量作为领先指标已出现下行,明年一季度预计房地产调控将会拖累房地产投资和金融数据。明年债市仍有机会,全年以宽区间震荡为主,波段操作空间较大。

未来海外市场展望

上周全球风险情绪维持高位,主要风险资产表现良好。权益市场方面,因市场对“川普新政”的乐观预期仍在延续,上周美股三大股指再创历史新高,欧洲和日本股市亦录得大涨。新兴市场股市则表现分化,其中恒生指数微涨而上证综指微跌。

      大宗商品方面,上周煤炭黄金下跌,石油和工业金属维持震荡。外汇市场方面,上周欧央行的鸽派表态令欧元大幅承压,而美元指数在经历短暂回调后再度走强并收于 101.5 以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随之再度贬至 6.9 关口。债券市场方面,受通胀预期升温和经济数据向好的支撑,上周美国 10 年期国债利率再度上行 7bp 至 2.47%。而月末因素的消除使得中国货币利率大幅回落,上周 R007 均值下降 52bp 至 2.57%。

      市场大事件方面,上周四欧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同时延长 QE 至明年 12 月,但“延长期”每月购债规模缩减 200亿欧元。欧央行行长德拉吉会后发表了偏鸽派讲话,并宣布从明年 1 月起欧央行将研究调整 QE 参数,并将债券到期期限涵盖 1-30 年。欧央行重回宽松令欧元大幅承压并由涨转跌,德国股市则相应经历了 V 型反转。上周六 OPEC 和非 OPEC 产油国在维也纳达成了 2001 年以来首个联合减产协议,非 OPEC 产油国同意减产 55.8 万桶/日以配合 OPEC 产油国上个月末达成的减产协议,对油价形成重大利好,预计本周一开盘油价将迎来一波大涨。重要经济数据方面,上周中国 11 月出口增速转正,表明外需短期改善;11 月地产销售大幅负增、汽车销量增速走平,表明内需依旧趋于回落。商品价格方面,中国 11月 PPI 大幅跳升至 3.3%,CPI 也反弹至 2.3%,短期通胀有上行压力;同时 11 月外汇储备再降 691 亿美元至 3.05 万亿美元,为连续第 5 个月下降,表明伴随人民币贬值的资本外流压力短期内并未缓解。

      展望本周,大事件方面,本周三(12/14)美联储将召开 12 月议息会议,鉴于市场预测美联储 12 月加息的概率已接近100%,投资者更需关注的是会后将发布的未来一年的加息路径的前瞻指引(包括耶伦讲话和利率点阵图)。此外,本周川普将正式宣布美国国务卿人选,更多内阁人选也将在 12 月内陆续确定。目前埃克森美孚公司 CEO 蒂勒森将出任国务卿的呼声最高,一旦其能当选,未来美俄关系将有望回暖。

未来黄金市场展望

      上周,由于美联储在即将召开的议息会议后有极大概率加息,国际黄金现货价格继续下跌至 1159 美元/盎司,全周下跌1.5%,并近一步刷新了今年 2 月以来的价格低位,但国内黄金现货 AU9999 价格则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的支持下相对国际金价大幅溢价,全周上涨 0.43%。美国方面,美联储下周的议息会议即将召开,进一步强化了美元预期,自美国大选以来美元指数大涨 2%,接近 14 年高位,黄金白银等避险品种则面临比较负面的环境和情绪,SPDR 等黄金 ETF 持仓连续近 20 个交易日流出,为 2013 年 5 月以来最长连续流出周期。近期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制造业,工厂及服务业活动等乐观数据也描述了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正在复苏,这为美联储下周的会议扫清了加息的障碍,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下周加息的可能性依然接近 100%,加息幅度预期为 0.5-0.75。此外,由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为刺激经济计划大兴土木投资基础设施,美联储官员周一警告说,特朗普式的经济计划在经济没有处于危机的状况下是不妥的,政策设计应该为长远的经济前景考虑,在目前经济已经比较强劲的情况下,美联储官员也担忧过度激进的财经政策,税收和其他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通胀。欧洲方面,受到通胀小幅走高的刺激,部分市场观点认为欧洲央行已经开始考虑缩减购债规模,但由于意大利宪法公投的结果引发了高度的政治不确定性,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周四的讲话中仍将维持鸽派措辞,继续维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国内方面,本周中国黄金价格高于国际现货基准价格 28 至 30 美元/盎司,11 月中国黄金溢价更创下 2014 年 1 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在人民币汇率跌至 8 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且后市持续看跌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出手严控资本外流,而黄金作为国内少数以美元计价的大宗交易商品,市场猜测限制黄金进口也即将成为限制人民币外流的举措之一。由于目前仅允许包括汇丰、渣打及澳新三家外国银行在内的 13 家银行进口黄金,限制进口的措施必将令黄金溢价维持高位。”

      从本周二开始,美联储就进入了货币政策会议前的缄默期,这意味着在 12 月 13-14 日货币政策会议之前不会有任何一位央行成员公开讲话。短期来看,目前对本次货币政策会议会选择加息已不抱有任何疑问,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后,市场避险情绪可能明显上升,黄金价格或迎一波久违的上涨。中期来看,随着特朗普总统上台,他必将在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预期支持下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货币市场的坚定势头料将继续延续。但与此相对,欧洲、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前景仍然处于较为稳定的宽松中,这势必将增加美元独自走强的可能性。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由于目前市场对特朗普总统经济政策相当乐观,一些对市场有利因素早已被资产价格 price-in,而他的经济政策所导致的负面可能,包括高通胀,地缘政治的高风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观念的提高都被大大忽略了。随着未来能源价格的上升,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收紧,以及美联储鹰派贸易政策的预期和通胀预期,特朗普经济计划的效果可能都会大打折扣,而这些负面可能一旦真的发生,势必将支撑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快速回升。

一周要闻回顾

  • 11 月 CPI 同比上涨 2.3%,PPI 同比上涨 3.3% 。

      11 月 CPI 环比上涨 0.1%,同比上涨 2.3%;食品价格环比上涨 0.2%。其中,蔬菜价格涨幅较大,环比增长 5.5%,涨幅高于往年,今年冬季气温偏低有一定影响。猪肉价格仍在下跌,环比下降 1.9%。水果价格出现反季节性下跌,环比-2.2%。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 0.1%。其中,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环比季节性上涨;受油价上涨影响,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上涨 0.7%,水电燃料环比上涨 0.6%。中药和西药环比增长 0.7%。PPI 上涨超预期,环比增长 1.5%,同比增涨 3.3%,市场预期 2.3%。月环比增长创十多年来最大月环比涨幅,和 11 月PMI 中原材料价格指数高涨一致。从 PPI 中波动大、贡献率高的是采掘和原材料价格。采掘类价格环比增长 5.2%,原材料价格环比增长 2.7%。煤炭开采环比增长10.3%,石油加工环比增长 3.5%,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分别增长 6.1%和 5.0%。同比来看,29 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比上月增加 4 个。涨幅扩大领先的依然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1 月出口数据同比增长 0.1%,大幅超市场预期。

      出口增速大幅回升。11 月出口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 0.1%,超出市场预期的-5%,较 10 月份-7.3%大幅回升。主要原因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去年基数偏低,但是基数贡献因素较小。季调后环比增长 4.3%,好于上月。二是外需有所好转,出口领先指标 11 月同样加快。外贸出口先导指数、PMI 出口订单指数、11 月初结束的秋季广交会成交额、韩国 11 月出口同比增速、台湾 11 月出口同比增速均较上月上升。另外,对多数国家出口增速加快。对美、欧、台出口增速都有超过 10 个百分点的上升,对香港、东盟出口增速下降。

      进口增速超预期。11 月进口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 6.7%,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1.9%,也比 10 月份-1.4%的增速大幅回升。季调后环比增长 8.6%,涨幅较高。分国别看:从美、欧、日、东盟、巴西、印度进口增速同比回升均超过 10 个百分点。从香港进口同比下降 58.6%,跌幅扩大 9.5 个百分点,可能受黄金进口增速下滑拖累。分产品看:大宗商品进口量环比回升,同比增速加快;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同比增长 31.2%,比上个月加快 24.6 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进口增速下降 1.8个百分点至-4.1%。贸易顺差回落。11 月贸易顺差 446 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小于 10 月份 490.6 亿美元。 

国泰民慧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正在发行中

image005.jpg

国泰融信定增混合基金正在发行中

image012.jpg

风险提示:周刊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