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

资讯中心

投基有道
首页 > 投基有道

王阳:2022制造业机会在哪?

来源:金牌经理说

大家好,我是国泰基金的王阳。春节将至,先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2022开年以来的剧烈波动动摇了大家的信心,很多朋友问我对于市场行情的看法,今天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聊聊我的看法。

 

宏观展望:经济有下行压力,流动性预计偏宽

从目前来看,市场预期国内经济周期进入了收缩阶段,未来下行压力或进一步显现,然而流动性预计仍会偏宽松。虽然下行压力凸显,但今年是“稳增长”的一年,经济需要托底,跨周期调节政策有望持续推进,同时政府要扶持中小企业和支持升级转型,因此政策和流动性水平有望偏宽松。后期在哪些领域、以多强的政策刺激经济,还需等待政策进一步落地。

 

产业研判:中国制造体量大,结构性机会较多

我是研究制造业出身的,在我看来,A股制造业可以大致分为“传统经济周期”和“创新周期”两类。“传统经济周期”主要跟着基建、地产、传统汽车等相关产业链,“创新周期”主要跟着“双碳”+“科技赋能”,里面延伸出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电子半导体、新材料、计算机等相关产业链。总体来看,“传统经济周期”和宏观总量更加相关,“创新周期”在大的架构下分散于各细分领域,在研究和投资的时候更多需要逐步发掘。

 

我国的经济体量已足够庞大,哪怕在总量经济周期震荡的阶段,仍旧可以发现结构性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相信会越来越多。接下来给大家从“双碳”、“科技赋能”、“传统经济周期”三个方面对大制造业进行大致梳理。

 

双碳:新能源光伏确定性强

“碳中和、碳达峰”大背景下,新能车仍是中长期最好的成长板块之一。首先,新能车目前国内渗透率在12%左右,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潜力。其次,从产业周期来看,当前我们尚处汽车电池化阶段,未来伴随产业链智能化、互联网化迭代升级,发展空间较大。2022年,我认为是汽车行业电池化延续和智能化起步的一年,需要去找寻新技术变化的环节,如中游新型材料、智能驾驶等。

 

光伏储能景气度有望持续,2022年我们预计旺季仍在下半年,季度需求预计从Q1开始逐步提升。目前已比较清楚的看到供给侧压力在缓解,比如近期光伏玻璃产能顺利释放,研究预计未来上游硅料价格可能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后续我会根据行业实际需求的释放节奏,选取中长期竞争壁垒高、当前盈利处于周期中低部、有新技术变化的公司,把握好投资机遇。

 

科技赋能:新制造是长期演进方向

科技赋能是长期的产业演进方向,主要以“产业智能化升级”和“国产替代”的形式,分散在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产业智能化升级,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升级,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强了产业效率,未来还会继续演进。国产替代的迅速崛起,一是得益于国内智能制造市场的广泛应用;二是外在因素上,贸易战和疫情加速了国产替代的步伐。因此我会继续挖掘新制造细分领域的机会。

 

传统经济周期:关注大体量慢增长

传统经济周期代表了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产业路径,未来有望走“总量经济”+“慢变量”的投资逻辑。这部分产业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往往跟着地产和大基建的发展,二是他们一般为最早一批的海外出口行业。总结起来,这些行业跟经济总量的相关度更高,在海外也都占据相当的比例,虽然扩张速度相对放缓,但在总量经济的前提下,行业的新突破依旧值得关注。

 

总结起来,我们在投研时更应关注需求端放量和产业新变化的逻辑,产业升级不会一蹴而就,其中会面临波折,但相信一定是大时代的方向和机遇。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内容,我将继续分享我的观点,欢迎大家多多留言。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国泰智能汽车、国泰智能装备为股票型基金,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中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较高的品种,其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相关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人在投资前请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与相关风险,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