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客服| |
总的来说,2022上半年,可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大阶段是2022年1月到4月的主跌阶段,美债利率上行对风险票的打压以及A股产生的反身性是下跌的必然因素,俄乌战争和疫情是下跌的偶然因素。第二大阶段是2022年5月到8-9月的主涨阶段,这个阶段前期是填坑行情,修正不理性的下跌,后期开始进入反映基本面的阶段。
展望:2022下半年,看好高端制造
我认为我们在疫情结束后会有一波GDP追赶的过程。保四争五,意味着三四季度必须发力,所以流动性是宽松的,财政是扩张的。所以哪些方向是能稳经济的,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呢?
首先是投资端的方向,例如基建,其实基建在稳定经济中更多是起到“托”的作用,而不是“举”的作用。基建里有一些标的有获得绝对收益的机会。比如今年建筑板块、与基建或稳增长相关的化工板块个股表现不错。
另一个弹性更大的是高端制造业。特别是供应链长、产业链长的行业,比如汽车,上中下游涉及到资源、制造、销售,供应链、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不管是燃油车购置税减半,还是新能源汽车在各地的补贴,都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高端制造业当中,既能稳增长又能促转型的抓手是政府会发力比较猛的地方,这些方向是我更看重的。因为这些方向长期也是对的,短期稍微透支一点,长期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后遗症。
所以我的投资方向还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去做的,在稳增长,促就业的高端制造中寻找有性价比的股票。这里面包括汽车产业链当中的标的,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军工等等,我觉得行情都没有走完,随着中报和三季度披露以后,还会有一波基于基本面推动的估值切换上涨行情。周期跟科技里,特别是和稳增长稳经济相关的高端制造业,是A股的主战场,是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方向。
金融和消费板块偏稳定,属于跟涨性的机会。我觉得金融主要是稳定型的机会,比如经济到低点以后,随着经济的复苏,银行股、券商股也会跟着涨一涨。但它更多的是个股涨,不是领涨型或胜负手型的板块。消费也是一样的。在防疫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还是会影响出行,影响消费,我们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所以它更多的是预期修复或预期先行的机会,我也把它定义成补涨型的机会,很难是引领型的机会。
组合管理:加强进攻仓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市场
整个三季度我会延续偏进攻、积极的心态。在这个阶段里,我会在均衡投资的基础上,把防御性底仓比例稍微降低一点,核心仓位配置偏进攻的品种,去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进攻型品种包括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和军工等,这些方向是我获得超额收益的进攻方向,我认为这个方向最符合我们的分析框架,既有长期逻辑,也是短期稳增长,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同时我也关注化工、农业板块的一些偏个股逻辑的品种,因为我觉得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之下,机会会下沉,从一线龙头到二线到三线,包括稍微冷门的股票,都会有演绎的机会。
最后,我建议大家要做好心态的管理,坚定持有自己看好的方向。今年市场并不复杂,难就难在怎么样去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如果能够管控好情绪和心态的话,今年赚钱的机会还是有的。建议大家分阶段去看问题,比如现在我们就应该把5月-8月看作是一个大阶段,很多调整都是属于日内调整或周度调整,或许并不可怕,反而可能是逆势加仓的机会。因此总体来说,前三季度大家可以稍微积极一点,或可关注我所管理的国泰江源这只产品,力争为大家更好地抓住后续机会。
【相关产品】
国泰江源优势混合C (011325)
注:国泰江源A成立于2018.03.19,郑有为管理时间为2019.06.14至今,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该产品2018-2021年基金业绩增长率/业绩基准(%)为:-31.48/-10.60, 48.86/19.92,85.10/15.20, 31.58/0.30;资料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
国泰江源优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属于中等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产品。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人在投资本基金前,需全面认识本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市场,对投资本基金的意愿、时机、数量等投资行为做出独立决策。
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材料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信使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来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