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客服|

级客课堂

分级基金上折/下折介绍
首页 > 级客课堂 > 分级基金上折/下折介绍 > 折价分级B和溢价分级B,参与下折会怎样?...

折价分级B和溢价分级B,参与下折会怎样?

发布时间:2016-01-22 20:24
来源:ETF和分级圈
作者:ETF和分级圈

以下是截至2016年1月22日临下折名单(看下图),从母基金整体溢价情况来看,这些品种目前看基本还可以,在大盘短期不连续暴跌的正常情况下,参与下折没有亏损掉大幅溢价的风险。

 

 

黄色底的是流动性还不错的分级BB溢价率标红的都是折价的分级B,整体溢价率标蓝的都是今天B跌停搞得母基金被动溢价的。为什么有3个分级B会折价交易呢?因为这三个分级B对应的分级A约定收益率为一年定存+4%+4%A目前都是溢价交易的,所以对应的B就要折价了。

 

再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正常下跌&非暴跌情况下,参与这些分级B的下折并不会损失掉大幅的溢价。首先这些分级B的母基金折溢价水平基本都还在合理范围内,没有超过3%以上的幅度特别大的溢价。

 

其次这些母基金溢价率在0.5%-2%水平的都是因为今天指数跌了,B跌停了还是跌得不够,B比实际跌幅少,所以母基金被动溢价了。所以如果明天大盘只要不是今天这种级别及以上程度的暴跌,只是轻微的下跌或者运气好还能涨的话,母基金折溢价率就会恢复正常。

 

母基金折溢价率小于0的分级B参与下折一般是不会出现额外溢价的大幅亏损的。我们分别挑一个溢价的分级B和折价的分级B来举例。

 

1、溢价分级B

比如沪深300B这种溢价的分级B,截至2016年1月22日,它的单独溢价率是11.37%,溢价了0.034元,但是母基金整体折价了-0.08%,这说明沪深300B这个分级B的溢价额是正常的,就算没来得及跑掉,带着这个母基金折价率去参与下折问题都不是很大,因为折后复牌A还是要补折价,B还是要补溢价,因为沪深300A的约定收益率是一年定存+3%,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目前是折价交易的。除非沪深300A在下折过程中的几天内大涨了,折价收窄,或者下折后大盘继续下跌,B持有人恐慌抛售造成B需求不足,那么才会导致B的溢价变小。

 

2、折价分级B 

刚刚说的是溢价的B参与下折,那么折价的B参与下折呢?一样的。

 

比如食品B,截至2016年1月22日,单独折价率1.7%,折价0.042元,折后如果食品A大涨,食品B会进一步折价,会有折价损失,折后如果食品A大跌,食品B会折价收窄甚至变溢价,则会多一部分收益。所以如果觉得反弹就在未来几天,又偏偏对食品饮料行业情有独钟的话,是可以抱着食品B参与下折的。不过与沪深300B过于接近下折不同,目前食品B离下折还有母基金再跌9.17%的距离,如果反弹在它下折前展开,那就是抱着最大杠杆的食品饮料行业分级B做波段了。下折不可怕,胆子特别大想最大杠杆做波段的,可以这么干。胆子稍微小一点点的,都算了。

 

所以你发现不管是溢价B还是折价B要不要参与下折,是不是都看母基金折溢价率做判断最简单?只要溢价率在0以上,就可以回避了。什么?下折时母基金溢价率0.03%的分级B要不要回避?这个根据每个人自身的风险偏好决定……

 

回避的办法是什么?直接卖掉。正常涨跌不暴跌的市场,都是可以卖得掉的。除非不幸选了流动性很差的品种。

 

但是,有一种情况要当心,就是如果指数突然连续几天出现超过3%或者5%之类的大跌,这时候B的跌幅天天都会被跌停板10%拦住,但B的净值因为杠杆接近最大,所以净值一般都能跌超过10%,这时候净值低于价格,B就会被动大幅溢价,母基金的溢价率也会飚的很高。

 

假设某只分级B当天跌停,而且估计尾盘要触发下折了,母基金溢价率也飙到5%了,想跑也卖不掉了,害怕后面几天还要连续跌,如果是上交所的分级B,就赶紧买对应的分级A合并,当天可以赎回母基金。如果是深交所的分级B,当天就要触发下折,跌停卖不掉,那就来不及了,通常下折前分级A也很贵,也不建议去买入分级A,有可能又占用资金还多赔一笔钱。

 

触发下折后次日就停止申赎了,所以如果再遇到连续暴跌的情况,害怕触发下折后还继续跌的的话,深交所的分级B要提前一天买A合并,次日才能赎回。触发下折当天才去买A价格可能已经不算便宜的了,合并赎回止损的作用不大。

 

下图是分级B连续大跌后的下折巨亏原理图,大家可以再温习一遍。

 

 

风险提示:分级基金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其中分级B内含杠杆机制,预期收益预期风险有所放大,要有着坚定看好的信念,并能够承受相应风险的心理才买,有点犹豫宁可错过也不要乱入哦。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